top of page

原籟秘境首頁

根據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RSF)發佈的「2021 新聞自由指數」報告顯示,台灣的新聞自由指數是亞洲地區的第2名,但儘管台灣已經被認為是個多元的國家,我們發現台灣社會常常忽略原住民議題。由於一些大眾媒體傳播不正確的訊息或資訊,加深大眾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和歧視,我們觀察到原住民因為身處漢人社會,所面臨的種種困境。
前言
我們希望讓大眾知道每個族群都應該被重視,去認識和理解與自己不同的文化,尊重不同的聲音。原住民的議題雖然很複雜,可是身為在同個土地上生活的一份子,應該要關心身邊的人事物,關注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每一個族群。
原住民的聲音不該被忽視,才能讓台灣成為真正的多元文化的社會,而不是只保有單一的社會價值,失去台灣的文化多樣性。
我們希望台灣每一個獨特的族群
都能夠被平等的看待
Yogu Walis 幽谷·瓦歴斯
Hayung Naraw 黃士佳
Utjung Tjakivalid 舞炯恩·加以法利得
Panai Kusui 巴奈·庫穗
幽谷·瓦歴斯、黃士佳
舞炯恩·加以法利得、巴奈‧庫穗
四位原住民音樂家都擁有著
對音樂的熱情及天賦
從他們的生命歷程中看出
原住民自身的發展及選擇在台灣社會裡
仍然是受限的
他們必須被迫成為都市原住民
在漢人的社會中生存
但是他們保持對音樂的熱愛
也在成長過程中認識自我
並逐步找回自己原有的母語和文化
他們反思自己
同時也觀察台灣社會與原住民之間的關係
原住民音樂家的社會觀察
原住民族語被世界列為瀕危族語
我們也發現原住民族語傳承有許多面向能觀察
語言推廣人員設置辦法、族語認證考試
沉浸式族語教學、網路學習平台、族語教學觀察
而這些面向都指出共同的問題
師資福利缺乏、師資培訓不完整、師資不足
資訊設備不足、教材資訊不對稱、政府未整合資源
缺乏學習及使用環境、家長不重視等等
我們將帶您看看這些議題和問題的觀察
族語老師的政策與社會觀察
原聲帶工作室
原生、原聲;原始的聲;為自己發聲。
我們希望能成為原住民和非原住民之間的橋樑,
像是卡帶和收音機的關係,
收錄原住民各種聲音和訴求,
讓受眾透過我們這個收音機播放傾聽。
bottom of page